欢迎光临三十五人才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子“焊锻复合”技术彰显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5-08-10  阅读:0

在当今全球制造业中,模具的大规模报废成为了一道棘手难题。然而,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群学子却以创新技术为行业带来了绿色生机,展现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强大实力。

原始创新:打破传统模具修复困局

由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焊艺求精”团队自主研发的“焊锻复合增材”核心技术,正在打破传统模具修复耗能高、效率低的困局。团队负责人胡健伟指出,全球模具市场已突破1800亿美元,但60% - 80%的模具因疲劳、磨损、腐蚀等问题过早退役,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于是,他们迎难而上,将修复层设计为独特的网构化微结构,这就好比在修复体内构建了“钢筋骨架”,通过计算机精准控制机器人作业路径,实现了微观组织的定向强化,让修复后的模具区域耐磨、耐热及抗冲击韧性大幅提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技术落地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坚持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新生态,为“大国工匠”成长提供肥沃土壤。目前,“焊艺求精”团队已与数家本地模具企业展开试点合作,他们的技术成功应用于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产的汽车发动机曲轴模具修复。修复后的模具不仅成本降低了40%,使用寿命还达到新模具的85%以上,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图为学生团队走访企业厂房现场

匠心呵护:为模具再制造注入绿色力量

“焊艺求精”团队的指导老师公冶凡娇博士表示,团队名称不仅代表着技艺的精益求精,更是对资源“循环再生”的执着追求。他们的技术契合国家“十四五”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职业教育学子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责任与担当。学生们以匠心守护模具,用绿色理念重塑制造未来,彰显了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的蓬勃力量。

鼓励创新:面向职业和岗位的创意实践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直鼓励学生们面向职业和岗位进行创意和创新。无论是加工工艺创新、实用技术创新,还是产品(技术)改良,学校都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以“焊艺求精”团队为例,他们在实验室里用焊枪代码书写着属于新时代职教学子的绿色智造故事。他们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千亿模具市场找到了降本增效的绿色新路径,更为职业教育在培养能工巧匠方面树立了典范。

图为团队负责人测试机械臂现场

正如团队负责人胡健伟所说,“作为高职学生,能运用所学破解真实产业难题,我们深感自豪。‘焊艺求精’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态度。我们希望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他们在未来创造更多奇迹,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 电话:023-61200829  合作:023-61200829

    邮箱:kefu@sanshiwu.cn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仙桃街道秋成大道160号11-15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抖音

    抖音

    抖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sswrcfw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